《基金经理All in科技股?韭菜们,醒醒吧!》

2025-03-14 19:02:00 基金定投 author

基金经理“All in”科技股?别急着抄作业!

今年以来,中国资产价值重估的呼声甚嚣尘上,结构性机会似乎增多,主动权益基金也因此有了更多挖掘超额收益的空间。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2日,过去半年业绩超过10%的主动权益基金数量达到1534只。这数据看起来很诱人,但真能闭着眼睛入场吗?

科技基金经理的“光环”

最近,不少绩优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备受市场关注,尤其是那些科技成长类基金经理,仿佛自带光环。比如,景顺长城科技军团核心成员农冰立拟任基金经理的景顺长城新兴产业混合正在发行,号称要全面卡位大科技赛道。

农冰立,理工科背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士、北京大学软件工程硕士,履历光鲜。加入景顺长城基金前,一直在TMT、新兴制造和人工智能等科技领域做研究和投资,还亲身经历了移动互联网崛起的浪潮。

在基金公司的宣传稿中,农冰立被塑造成一个“擅长在产业趋势中寻找投资机会”的科技选股高手。他说,投资要把握时代带来的重大趋势性机遇,而不是追逐短期高景气度的赛道。他的方法论是:中观产业趋势放在较高位置,通过深度研究寻找投资上的大江大海,自下而上选择有核心壁垒、具备长期经营理念和眼光、有潜在非线性增长空间的企业。

业绩真有那么神?

我们再来看看农冰立的业绩表现。由他管理的代表产品景顺长城品质长青基金,近一年累计上涨2.48%。这个数字…相比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分别上涨17.28%和7.17%…只能说差强人意吧。当然,银河证券数据显示,该产品A类份额近1年业绩排名同类第8/1760。

需要注意的是,农冰立是从2023年1月6日起开始管理景顺长城品质长青基金的。也就是说,之前的业绩跟他的关系可能并不大。

All in科技股,真的靠谱吗?

景顺长城新兴产业混合,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科创创业50指数收益率*75%+中证综合债指数收益率*20%+中证港股通综合指数(人民币)收益率*5%。合同规定,投资于基金合同界定的新兴产业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同时,该基金可通过不超过20%的股票资产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

基金公司宣称,在当前中国科技资产价值重估的浪潮下,港股的科技含量更高。恒生指数/恒生综合指数的“AI含量”分别为34.9%/29.6%,高于内地市场代表性指数中证500/沪深300/创业板指的4.0%/4.5%/5.3%,这有助于基金经理在港股挖掘优质标的,进一步提升组合的超额收益。

但问题是,AI含量高就一定意味着投资价值高吗?港股的科技股,风险也不小。

农冰立此前在管理景顺长城品质长青时,港股配置比例确实较高,截至2024年末,近一年平均港股持仓占比超过股票仓位的28%。他对港股的投资机会也颇为看好,认为部分港股公司的基本面恢复较好,且相对A股更为便宜。

别被“AI信仰”冲昏头脑

展望后市,农冰立认为,DeepSeek的问世让端侧和应用类推广的成本和路径有更多的模式,国内的基础模型落地的速度会显著加快。他看好AI在端侧和应用类爆发带来的投资机会,重点关注AI算力、端侧、应用和自动驾驶相关标的。

这听起来很美好,但我们不得不冷静思考:

  1. AI泡沫风险:AI概念股已经被炒作了很久,很多公司的估值已经严重透支了未来的增长。盲目追捧AI,很容易被套在高位。
  2. 技术迭代风险:科技行业变化太快了,今天的明星技术,明天可能就被淘汰。把宝全押在某个技术方向上,风险极高。
  3. 政策监管风险:科技行业受到政策监管的影响很大,一旦政策发生变化,相关公司的业绩可能会受到重创。

所以,如果你也对科技股感兴趣,可以适当配置一些科技主题基金,但千万别盲目跟风,更不要“All in”。投资,还是要保持理性,做好风险控制。

发表评论: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