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T-4o横空出世,图像生成功能简直是给NFT圈子里扔了颗炸弹。你手里握着一个平平无奇的NFT头像,轻轻松松上传,敲几个字:“吉卜力风格”、“赛博朋克化”,Duang!一张焕然一新的艺术品就摆在你眼前。想把你的库里头像变成阿祖奇(Azuki)风?那更是小菜一碟。乍一看,这简直是艺术创作的福音,但仔细想想,这背后隐藏的焦虑,恐怕比NFT交易Gas费还要高。这玩意儿上线,表面上是方便了用户,让创作门槛降到了冰点,但实际上,是直接挑战了NFT的核心命脉——稀缺性。
过去几年,我们为啥愿意花大价钱买那些像素风的小图片?说白了,就是冲着“可验证的稀缺性”去的。物以稀为贵,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再加上NFT持有者之间那种独特的社区氛围,让你觉得自己不是在买一张图片,而是在买一种身份认同,一种归属感。想想CryptoPunks和BAYC,它们成功的关键,不就是通过一套精巧的trait设计,用算法生成数量有限、独一无二的“数字资产”吗?但现在呢?GPT-4o来了,它告诉你,稀缺性?不存在的。只要你愿意,你可以无限复制任何一种风格,任何一种视觉元素。这还怎么玩?过去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价值体系,瞬间就变得岌岌可危。难道我们真的要迎来一个“风格即链上所有权”的时代?一个所有风格都被AI无限复制,最终变得一文不值的时代?这简直是对NFT精神内核的釜底抽薪!
就拿Azuki来说,它那标志性的日漫风头像,曾经是多少人追捧的对象?它不仅仅是一张图片,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一种潮流的象征。但现在呢?你只需要在GPT-4o里输入“Azuki风格”,然后上传一张你家猫的照片,瞬间就能生成一张充满Azuki味的头像。这种“meme”图病毒式传播,看似扩大了Azuki的影响力,但实际上,却在稀释它的价值。根据bitsCrunch的数据,Azuki系列的地板价较去年同期高点已经跌了大约44%。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其他头部NFT项目也好不到哪儿去,都跌得爹妈都不认识了。
你可能会说,没准AI生成风格,加上后期电影和作品的推出,能让NFT在“风格所有权”上有所发展呢?听起来很美好,但仔细想想,这完全就是一场资本炒作的陷阱。风格这种东西,本来就是不断演变的,是无数艺术家、设计师共同创造的。你凭什么说某个风格是你的?就算你能申请专利,又能怎么样?你能阻止别人模仿吗?更何况,AI生成的内容,本质上是对已有数据的学习和模仿。它并没有真正创造出任何新的东西。如果NFT的价值仅仅建立在风格之上,那么它最终只会沦为一种廉价的复制品,一种毫无灵魂的空壳。与其追求虚无缥缈的“风格所有权”,不如好好想想,NFT的真正价值到底在哪里。
NFT市场的交易量萎缩,绝非偶然。你别看2023年12月市场短暂回暖,那纯粹是比特币生态铭文NFT的炒作,一群人跟风,把价格炒上天,然后一地鸡毛。bitsCrunch过去6个月的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一些传统的PFP(Profile Picture)类项目集中发布代币,看似带来了一波增量,但本质上,还是换汤不换药的炒作。到了2025年3月,月交易量已经回落到了1.1亿美元,而且大部分交易量都集中在那些有强社区运营和实体赋能的项目上。这说明什么?说明用户已经审美疲劳了,那些没有实际价值、没有创新玩法的NFT,根本没人买账。
当AI能够轻而易举地复制画风时,NFT的价值就必须转向“不可自动化的体验”。什么意思?就是那些AI无法替代的东西,比如线下权益、游戏内的实用性,或者社区共识的深度绑定。想象一下,如果你买了一个NFT,可以免费参加一个只有持有者才能参加的音乐节,或者可以在一个独一无二的元宇宙游戏中获得特殊能力,或者可以参与到一个由NFT持有者共同管理的DAO(去中心化自治组织)中,这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这种价值,不是靠炒作就能获得的,而是需要项目方真正用心去打造,需要社区成员共同维护的。
GPT-4o的出现,看似给很多行业带来了冲击,但也催生了新的可能性。 “动态NFT”这个概念,早在2021年就被大家炒得火热,但当时的技术条件并不成熟,很多想法都无法落地。现在,随着AI工具的完善,动态NFT终于有了实现的可能。比如,允许持有者通过AI工具实时修改PFP风格,但每一次修改都会被记录在链上,形成可追溯的创作历史。这就像给你的NFT头像赋予了生命,让它能够随着你的心情、你的喜好而不断变化。
这种模式将NFT从“僵化的头像”转变为“活态的艺术共创进程”,从而催生IP的新变革。过去,一个IP的形象一旦确定,就很难改变。但现在,NFT持有者可以通过AI工具参与到IP的创作中,共同塑造IP的形象。同时,区块链的公开性使得任何人都能抓取链上图像数据用于训练AI模型。这又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谁拥有这些数据的版权?谁有权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商业活动?未来的博弈,很可能会转向“风格专利化”,谁能率先将某种风格注册为专利,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这简直就是一场新的“圈地运动”!
从长远来看,GPT-4o代表的AI技术,很可能会迫使NFT行业进行根本性的转型。也许,NFT最终会变成一个更泛化的“元数据容器”,仅仅作为一种权益凭证存在,而其视觉表现则由用户通过AI实时生成。这就像把NFT变成了一个万能钥匙,它可以解锁各种各样的权益,而这些权益的具体内容,则由用户自己来定义。
再比如,在音乐NFT领域,专辑封面的80%可以由持有者自定义共创生成,但播放权和收益权仍然锚定于原始NFT。这意味着,用户可以通过参与创作,来获得更多的收益。NFT的终局,或许并非消亡,而是演化为一套更复杂的价值网络。在这个网络中,画风可以形成一种所有权,但真正的稀缺性,将回归到人类对社区归属感、参与感和持续叙事的需求。说白了,就是人们需要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圈子,需要参与到自己感兴趣的故事中,需要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影响这个世界。而NFT,或许可以成为连接这一切的桥梁。
A股市场今日表现低迷,成交量跌破万亿元,创下9月24日以来新低。上证...
Pi币目前尚未在全球交易所上市,仅在Pi网络内部流通。由于其价...
Bitget交易平台上的SCR代币盘前交易价格基本维持在1....
周末比特币继续横亘在63k一线,前方,目之所及,是江水滔滔的阻力区间...
Meme已成为加密经济的基石,其病毒式传播特性在更广泛的加密市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