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明珠集团,顶着建陶行业领头羊的光环,想要叩开深交所主板的大门,却发现这扇门比想象中沉重得多。与其说新明珠在IPO,不如说它在经历一场全方位的“瓷”路拷问。
新明珠近几年的财务报表,简直是一出“高台跳水”的戏码。2020年到2022年,营收从78.35亿跌到74.24亿,净利润更是腰斩再腰斩,只剩下2020年的零头。2023年上半年的小幅回升?别高兴太早,那不过是天然气降价和少提了点坏账,说白了,是“天时地利”带来的假象,跟自身的硬实力关系不大。
想想也正常,房地产这艘大船都在晃,新明珠这艘小船能稳住才怪。它们太依赖房地产客户了,这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模式,迟早要出事。就像硬币的正反面,房地产的黄金时代成就了新明珠,如今房地产的衰退,也狠狠地给了它一击。
说起恒大,那绝对是新明珠的“噩梦”。截止到2022年9月,新明珠被恒大欠了12.02亿,其中10.81亿直接计提成了坏账,这比例,简直触目惊心!更别提还有其他房企欠下的烂账,新明珠的客户风险管理,真让人怀疑是不是早就失控了。
这可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这都是真金白银的损失,直接拖累了新明珠的盈利能力。说句不好听的,这些坏账就像是扎在身上的刺,不拔掉,迟早会流血而亡。新明珠真的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公司业绩一塌糊涂,实际控制人叶德林夫妇却忙着分红套现,累计拿走了近8个亿。这操作,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旱涝保收”。这种“股东有难,我先跑”的行为,说白了,就是在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把公司当成自己的提款机。
这种做法,让人不得不怀疑,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的问题。毕竟,在公司最需要资金的时候,实控人却急着把钱装进自己的口袋,这种行为,只会让投资者寒心,对公司的未来失去信心。
新明珠的IPO之路,简直比唐僧取经还要坎坷。先是审计机构被罚,IPO被迫中止,然后又是房地产行业监管趋严,上市更是难上加难。更要命的是,新明珠还背着对赌协议,要是不能按时上市,业绩达不到目标,还得回购股权,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新明珠想要成功上市,除了要解决自身的问题,还要看天时地利人和。但现在看来,天时不利,地利不佳,人和也存在问题,新明珠想要“瓷”功成名就,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为了摆脱对建陶行业的依赖,新明珠开始涉足能源、物流等多个领域,还持有地方商业银行的股份。多元化投资,听起来很美好,但实际上,这些投资并没有给新明珠带来实质性的改善,反而让人觉得它是在盲目扩张,偏离了主业。
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盲目扩张只会分散资源,增加风险。新明珠应该好好审视自己的多元化战略,看看哪些是真正有潜力的项目,哪些是应该及时止损的“鸡肋”。毕竟,把鸡蛋放在太多的篮子里,很容易一个都保不住。
新明珠的“瓷”路,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性。它能否走出困境,重塑辉煌,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新明珠不能正视自身的问题,及时调整战略,那么它的未来,恐怕只会更加艰难。
A股市场今日表现低迷,成交量跌破万亿元,创下9月24日以来新低。上证...
Pi币目前尚未在全球交易所上市,仅在Pi网络内部流通。由于其价...
Bitget交易平台上的SCR代币盘前交易价格基本维持在1....
周末比特币继续横亘在63k一线,前方,目之所及,是江水滔滔的阻力区间...
Meme已成为加密经济的基石,其病毒式传播特性在更广泛的加密市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