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嘉实基金在北京举办了主题为“‘指’树成林 春山可望”的2025超级指数节。嘉实基金指数投资总监刘珈吟在圆桌会议上,对指数投资的未来进行了展望。不过,这场大会以及刘总监的发言,却让我产生了一些思考。
刘珈吟总监提到,近年来机构资金、长期资金以及个人投资者的涌入推动了指数产品的发展。这确实是事实。指数基金,尤其是ETF,凭借着低成本、透明度高、分散风险等优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但是,将指数基金简单地视为“躺赢”神器,恐怕就过于乐观了。
且不说国内A股市场波动较大,牛短熊长,即使是跟踪沪深300这样的宽基指数,想要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也并非易事。更何况,市场上还有各种各样的主题指数基金,比如新能源、半导体等等。这些主题指数基金往往集中投资于特定行业或概念,风险更高,收益波动也更大。
我记得2020年到2021年,新能源板块大火,相关的主题指数基金涨幅惊人,吸引了无数投资者入场。但是,从2022年开始,新能源板块开始回调,这些基金的净值也随之大幅缩水,不少投资者被套牢。
刘珈吟总监还强调了指数投资生态圈的重要性,认为监管、交易所、指数公司、证券公司、托管行等业务参与方需要协同合作,共同促进指数投资的基础设施建设。
这当然没错。但是,在这个生态圈里,谁是真正的受益者?是那些提供指数、交易通道、托管服务的机构,还是那些购买指数基金的投资者?
不可否认,指数投资的发展,确实给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这个过程中,各个机构也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例如,指数公司可以通过出售指数授权、数据服务等方式获得收入;证券公司可以通过代理交易、提供研究报告等方式获得收入;托管行可以通过托管基金资产获得收入。
这些成本最终还是会转嫁到投资者身上,看似低廉的管理费、交易费,积少成多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刘珈吟总监最后提醒投资者,ETF是高效工具但并非“爆富密码”,要理性看待市场短期波动。这句话说得没错,但总感觉有点“事后诸葛亮”的味道。
在过去几年,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关于“指数基金躺赢”、“ETF投资大法”的宣传。一些基金公司、财经媒体、自媒体,为了吸引投资者,不遗余力地鼓吹指数基金的优点,甚至将其包装成“爆富密码”。
这些宣传,让很多投资者产生了错误的认知,认为只要购买了指数基金,就可以轻松获得高收益。但是,市场是残酷的,最终,很多投资者为此付出了代价。
我认为,基金公司在推广指数基金的时候,应该更加客观、理性,充分揭示风险,避免误导投资者。同时,投资者也应该提高自身的投资素养,不要被“爆富”的幻觉所迷惑,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
指数投资,本应该是一个稳健、长期的投资方式。但如今,却被赋予了太多的期望和炒作。也许,我们应该回归初心,更加理性地看待指数基金,才能真正享受到它带来的价值。
A股市场今日表现低迷,成交量跌破万亿元,创下9月24日以来新低。上证...
Pi币目前尚未在全球交易所上市,仅在Pi网络内部流通。由于其价...
Bitget交易平台上的SCR代币盘前交易价格基本维持在1....
周末比特币继续横亘在63k一线,前方,目之所及,是江水滔滔的阻力区间...
Meme已成为加密经济的基石,其病毒式传播特性在更广泛的加密市场中...